您的位置:首页 > 政法要闻 >
资中县水南镇: 激活治理“邻聚力”打造居民“幸福苑”
www.zz.neijiangpeace.gov.cn 】 【 2024-08-16 15:57:05 】 【 来源:四川法治报

  小区善治关系群众安居,平安共建打造幸福邻里。资中县水南镇老法院小区系典型的“三无小区”,辖142户413人。因修建年代久,存在配套设施不完善、服务设施不健全和失养失修失管等问题,群众意见较大。2023年以来,水南镇深入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激活治理“邻聚力”,全力推进综合服务、公共卫生、智能设施等提升改造,以“看得见的改变”“摸得着的幸福”打造平安幸福港湾,走出一条“三无小区”善治新路径。


  聚力建强“一个组织”,绣出善治架构图


  聚焦小区无物业、无业委会、无维修基金等问题,水南镇组建老法院小区善治工作专班,激发群众内生动力,引导居民参与小区自治,实现“邻里事、邻里议,邻里忧、邻里解”。


  搭建小区善治小组。由社区党委牵头,发动小区党员、能人、热心群众,共同组建红色自管委,整合公共区域搭建议事亭,研究集体事项11起,解决小区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12个,化解矛盾纠纷18起。


  健全小区善治肌理。建立《红色自管委制度》《小区议事规则》《老法院小区居民公约》等制度,健全“居民自筹+管理收入”“红色自管委主管+居民监管”资金保障机制,确保小区管理长效运行。


  做实小区善治赋分。将文明实践、环境卫生、矛盾纠纷化解等纳入对居民的考评内容,通过积分进行“红黑榜”公示,引导居民积极建言献策。自组建红色自管委以来,公示红榜6期、黑榜3期。


  聚力建实“三本台账”,织密善治服务网


  聚焦服务事项不明、底数不清、成效不显等问题,水南镇建实“居民需求”“领办服务”“成效评估”三本台账,畅通沟通渠道,实行精准服务,最大限度确保居民意见建议得到妥善解决。


  摸清需求动态管。依托议事亭等善治平台,广泛征集意见建议、开展充分讨论、进行可行性评估,按轻重缓急、难易程度建立居民需求台账,收集居民可行性建议20条。


  领办服务居民评。按照居民意见建议可行性高低,由社区和红色自管委依次推动落实,明确目标任务、责任人及完成时限,在小区公示栏公开,接受群众监督。领办的20件任务已全部落实,居民评议满意度100%。


  成效评估增效能。采取“一季度一考核”方式,召开评估会3次,用好民意“回音壁”,通过线下公示栏、线上微信群等方式公示办理成果,同步将办理结果纳入考核,以居民满意度作为标准,不断完善小区服务内容。


  聚力建设“三支队伍”,汇聚善治动能源


  聚焦队伍力量薄弱、服务不到位、问题解决不及时等问题,水南镇坚持“共治”理念,整合党员、联户员、热心群众等善治力量,壮大善治队伍,确保服务方向不偏、队伍不散、干劲不减。


  建强党员服务队伍。组织“双报到”党员、业主党员等12人,定期开展党日活动,每名党员结合自身技能或工作优势,认领一个服务岗、联系一户群众、办好一件实事,解决居民困惑和困难需求。累计办理服务项目18个,围绕环境卫生整治、普法宣传等开展党员志愿服务60余人次。


  建实联户服务队伍。充分发挥23名联户员“人熟、地熟、情况熟”优势,搭建社区与群众沟通桥梁,构建居民矛盾居民解、居民问题居民帮的前端治理模式,累计入户宣传政策4次、化解纠纷9起。


  建好文明实践队伍。组织15名热心居民成立热心居民志愿服务队,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,深入走访入户,重点关注困、弱、孤、残等特殊群体需求,累计处理生活保障、政策咨询等方面问题16个。


  小区面貌日新月异,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。水南镇将坚持以“聚力善治船城、共建平安资中”为牵引,持续探索创新“三无小区”治理模式,汇聚小区治理“邻聚力”,精心打造基层群众自治“水南样板”,促进居民幸福感持续增强。(曹伟明 许辉 杨梦颖 余力)


编辑:郑婷婷
资中长安网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