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中县陈家镇深入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坚持以“聚力善治船城、共建平安资中”为牵引,聚焦页岩气开发中存在的征地赔偿、噪音扰民、粉尘污染等各类矛盾纠纷,突出抓好源头防范、协调服务、调处化解三项举措,强力推动矛盾化解到位、问题解决到位,护航页岩气开发重点项目顺利实施。涉页岩气矛盾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25.5%,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。
聚焦征地用地关键节点
织密源头治理“防范网”
针对征地用地过程中存在的保障不完善、诉求表达不畅通、宣传动员不到位等问题,陈家镇坚持建高位架构、畅诉求渠道、搭法宣阵地,做好征地用地前期各项服务,全力保障项目顺利推进。
绘织“架构图”。与页岩气开发企业建立协同作战机制,划定项目建设“路线图”“时间表”,搭建“企业+镇村”的“1+2”新型联合指挥框架,选派三方骨干力量组建指挥调度、研判处置、宣传动员专班,明确1名企业负责人、1名镇干部、1名村党组织书记负责现场督导调度,确保事事有人管、件件有人抓。
搭建“连心桥”。规范群众诉求表达、利益协调、权益保障渠道,线上整合问政平台、政务窗口、便民热线等10余条诉求反映渠道,提供“在线咨询、网办指导、政策解答”等便民服务;线下结合矛盾纠纷大起底大排查大化解行动、结对帮扶、网格服务等工作,收集处理各类诉求、问题、建议35条,确保辖区内群众诉求收集及时、准确。
奏响“法宣曲”。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法律政策“宣传站”和法律服务“供给站”,在涉征村设置“巡回宣传”站点,镇村干部、特邀律师不定期驻点解读,提供政策咨询、法规解读、赔偿评估等服务。聚焦征地范围、赔偿标准等群众关切热点,组织网格员、警务助理、平安志愿者下沉涉征村,通过院坝会、社员大会、圆桌会等形式,开展法治宣传200余次,发放宣传册3000余份,现场解答法律咨询400余人次,上门服务100余人次,大力营造懂法、依法、守法的征地工作氛围。
紧扣平台建设关键环节
盯牢协调服务“靶向点”
针对页岩气钻井平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研判协商不足、联动协作不强、走访协调不够等问题,陈家镇坚持统筹谋划、周密部署,一体推进项目建设加紧提速。
专题研判协商。坚持“周调度、月会商、年盘点”,研究制定排查化解工作提示,标明“分级标准、操作流程、沟通流程”,形成矛盾纠纷处置“闭环”,集中研讨赔偿标准、车辆路线、物料堆放等事宜,最大限度避免和减少矛盾纠纷发生。平台建设期间,召开专题协商会议12次,规划运输路线5条,预设物料堆放点5处,矛盾纠纷发生率同比下降13%。
联合协作排查。紧扣设备进场、施工建设、产能测试等关键节点,以川庆页岩气公司为开发主体、陈家镇党委政府和涉建村为协调主体,按照“各尽其责、协作配合”原则,对涉建区域开展矛盾纠纷隐患联合排查。平台建设期间,排查涉建矛盾纠纷85件。
同步走访协调。结合干部联系群众大走访行动,组织镇(村)干部、企业相关人员,全面梳理联合排查情况,及时协调解决农田临时占用、物料堆放占道、农作物青苗补偿兑付不及时等涉建问题,第一时间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。平台建设期间,协商解决临时占道18处、临时占地4处,兑付青苗补偿费用10余万元。
锚定钻探开采关键任务
下好调处化解“先手棋”
针对钻探开采过程中存在的矛盾纠纷激化因素多、调处难度大、反弹攻势高等问题,陈家镇坚持整合资源、聚合功能、融合力量,抓牢抓实正面引导、调处化解、跟踪回访各项举措,切实把矛盾解决在初始、化解在当地。
做强正面引导。组织10至20名行业部门代表、干部代表、居民代表,到作业平台周边安全区域参观噪声、废水、粉尘、危废的产生和排放情况,了解企业污染防治及处置措施。围绕作业时段、废水排放、扬尘防控、道路硬化保洁等10个关注事项,就近召开“圆桌对话”,共同商讨整改措施及时限,及时有效消除群众疑虑问题8个。
做优调处化解。建立完善“人民调解优先、行政调解补充、司法调解兜底”多层次矛盾纠纷化解机制,组建专业协调服务团队,妥善处置平台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,做到疏堵通淤“双管齐下”。实行驻平台工作组包干化解制和“2+3+7”限时办结制,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34件,调解成功率98.51%。
做实跟踪回访。坚持及时回访、跟踪问效,按照“谁调处、谁负责”原则,严格落实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回访制度,通过“电话回访+实地走访”方式,对已调处的各类矛盾进行全面梳理、逐一排查、跟踪掌控,根据缘由、症结、化解和激化可能性开展“红、黄、绿”三色风险评定,对应确定“按周、按月、按季”回访频次,落实感情疏导、法治宣传等措施,防止矛盾纠纷反复、激化。累计回访征地补偿、环保等方面重点矛盾纠纷13件。
为民排忧解急难,春风化雨润民心。陈家镇将深入践行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坚持以“聚力善治船城、共建平安资中”为牵引,持续抓好服务保障工作,全力以赴防风险、保安全、护稳定、惠民生、促发展,为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、高效实施注入更加强劲的善治动能。(周家旭 许辉 杨静)